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怎麼看十法界?平等。你看,佛在大乘經裡面跟我們講十法界,十法界的因緣很複雜,無量無邊。佛教學有善巧,無量無邊的因緣,最重要的一個因緣是什麼?也 就是說,無量因緣的第一個因緣是什麼?佛告訴我們,諸佛如來跟法身大士、法身菩薩,平等心,第一個因緣。我們不能成佛,什麼原因?不能平等。學佛的人常常提起這一點,我喜 歡這個討厭那個,你就成不了佛了,為什麼?佛的那個最重要的第一個因,你做不到。別人不平等對待我、對待人,我們看到笑一笑,不放在心上,為什麼?凡夫!這就擺在我們面前 。像善財童子很會修行的人,會修,看到這個情形,就想到我有沒有?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是不是像他一樣的不平等?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。這個人是我的老師,他提醒了我,他幫 助我修正了我這個錯誤,我們在經上看只有善財童子,所以人家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不必要通過四十一個階級。換句話說,他在修行道路上就省了三大阿僧祇劫,因為無始無明 習氣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斷掉,善財童子在一生就斷乾淨了,這是華嚴奧旨。
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
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
生活在世間,守著一個原則,看破放下
我在這麼多年,常常講這十六個字,自私自利要放下,名聞利養要放下,五欲六塵要放下,貪瞋痴慢要放下,這才能入門。不是真入門,我講得很清楚,不騙人,到門口了,到佛門的大門口,沒進去。怎麼樣才進去?要把八十八品見惑斷盡,你才能進去。在小乘你成了須陀洹,在大乘《華嚴經》裡面,你是初信位的菩薩,你是真正入佛門。所以我講的十六個字,是在門口。到門口,你才真的你能夠把見惑斷掉。見惑頭一個,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了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你真的得到。不再有對立了,跟人、跟事、跟一切萬物沒有對立,沒有對立就是一體。再沒有成見,你就真的隨緣了。隨緣裡頭,有智慧,那就起妙用。這個能做到,才入門,真入了佛門,真佛弟子。雖然還沒有出六道輪迴,但是決定不墮三惡道。這話怎麼講?你決定不做貪瞋痴的事情,你會認真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。這一個境界,我們念佛求生淨土,決定得生。而且不是生凡聖同居土,生什麼?生方便有餘土,比凡聖同居土高。誰做得到?每個人都做得到,問題就是你肯不肯放下?你肯放下,就做到。
所以總的來說,我們存心要存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。說是說五個,《華嚴經》上講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。我們講清淨心,清淨心裡頭有真誠,有平等正覺,有慈悲。我們講慈悲心,慈悲心裡面,有真誠,有清淨,有平等,有正覺。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分不開的,這叫大慈悲心。生活在世間,守著一個原則,看破放下。看破是智慧,是明瞭,放下是定。常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心,《遺教經》上講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。心裡頭,沒有分別執著,這是放下。生活呢?生活自在,隨緣,功夫就念佛。能夠這樣修,這麼樣去做,你每天法喜充滿,大乘教裡頭講常生歡喜心。
所以總的來說,我們存心要存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。說是說五個,《華嚴經》上講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。我們講清淨心,清淨心裡頭有真誠,有平等正覺,有慈悲。我們講慈悲心,慈悲心裡面,有真誠,有清淨,有平等,有正覺。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分不開的,這叫大慈悲心。生活在世間,守著一個原則,看破放下。看破是智慧,是明瞭,放下是定。常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心,《遺教經》上講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。心裡頭,沒有分別執著,這是放下。生活呢?生活自在,隨緣,功夫就念佛。能夠這樣修,這麼樣去做,你每天法喜充滿,大乘教裡頭講常生歡喜心。
放下不是難事
這四大煩惱第一個,執著我,還不是講身,它有一個我執,它有我,就是我執。不是身,起了這麼一個妄念,有了我,我見。《金剛經》上前半部講我相,執著身是我,是我相,它不是這個,比這個更深,我見。《金剛經》的後半部,講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第一個是我見。第二個,我愛,愛是貪。第三個是我慢,慢是瞋恨。第四個是我痴,你們想想看,末那是什麼?末那是我,跟著我一同起來的貪瞋痴,愛是貪,慢是瞋。所以貪瞋痴三毒煩惱從哪來的?你最初開始迷的時候就有了,所以佛稱這個叫根本煩惱。末那就是現在科學裡講的信息,把這個自性裡面無量的德能引發出來。現出來的現象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,不可思議。怎麼引發?只要一念就爆發了,全都現前了,而且沒有先後。佛法裡叫一時頓現,不是有次第的,一時頓現。確確實實像我們在螢幕裡面打幻燈片,這個幻燈片,我們一按鈕,幻燈片打在螢幕上,沒有說這一部分先現,這一部分後現,沒有,同時現的。佛告訴我們,整個宇宙就像打幻燈片一樣,一時頓現。
這個事是真的嗎?真的,為什麼?有人跟我們做證明,誰做證明?豁然大悟,明心見性,那種人可以給我們做證明。這樣的人在中國,出家、在家一生證得明心見性的,有好幾百個,我們在中國佛教的典籍裡面看到了,有記載,《高僧傳》裡面有,《居士傳》裡頭有,善女人傳裡頭有。禪宗裡面像《傳燈錄》、《五燈會元》,裡面記載的很多。這些人都來給我們做證明,佛講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他見到了,他怎麼見到?徹底放下,佛給我們講得很明白,我們就是做不到,如果我們有能力,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了,我們的煩惱就去了三分之一,這個時候你就成正覺,你就被人家尊稱為阿羅漢,因為你證得了,這小果。六道沒有了,你到四聖法界去,你不在六道。如果你能夠把分別放下,不但不執著,分別的念頭都沒有,那你又提升一級了,你證得正等正覺,你是菩薩。如果再往上提升,於一切法不起心、不動念,那你就達到最高峰了,叫無上正等正覺,你被人尊稱為佛陀。親證的人雖然不多,有,不是沒有,古往今來,這些人給我們做證明。
他能做到,我們也能做到,我們為什麼做不到?就是煩惱牽縛了我們,別人沒有辦法干擾我們,還是自己不肯放下,自己真能放下,誰能干涉你?沒人干涉。別人干涉你的時候,你接受他的干涉,那錯在你自己,不在別人。怪誰?怪自己,怪自己對事實真相沒搞清楚,所以你不能徹底放下。你要把事實真相真搞清楚了,放下不是難事。你一生可以圓滿。
這個事是真的嗎?真的,為什麼?有人跟我們做證明,誰做證明?豁然大悟,明心見性,那種人可以給我們做證明。這樣的人在中國,出家、在家一生證得明心見性的,有好幾百個,我們在中國佛教的典籍裡面看到了,有記載,《高僧傳》裡面有,《居士傳》裡頭有,善女人傳裡頭有。禪宗裡面像《傳燈錄》、《五燈會元》,裡面記載的很多。這些人都來給我們做證明,佛講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他見到了,他怎麼見到?徹底放下,佛給我們講得很明白,我們就是做不到,如果我們有能力,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了,我們的煩惱就去了三分之一,這個時候你就成正覺,你就被人家尊稱為阿羅漢,因為你證得了,這小果。六道沒有了,你到四聖法界去,你不在六道。如果你能夠把分別放下,不但不執著,分別的念頭都沒有,那你又提升一級了,你證得正等正覺,你是菩薩。如果再往上提升,於一切法不起心、不動念,那你就達到最高峰了,叫無上正等正覺,你被人尊稱為佛陀。親證的人雖然不多,有,不是沒有,古往今來,這些人給我們做證明。
他能做到,我們也能做到,我們為什麼做不到?就是煩惱牽縛了我們,別人沒有辦法干擾我們,還是自己不肯放下,自己真能放下,誰能干涉你?沒人干涉。別人干涉你的時候,你接受他的干涉,那錯在你自己,不在別人。怪誰?怪自己,怪自己對事實真相沒搞清楚,所以你不能徹底放下。你要把事實真相真搞清楚了,放下不是難事。你一生可以圓滿。
妄念少 吃得少 身體健康
能量消耗,最大的消耗,消耗到哪裡去?給諸位說,消耗在妄念,勞心、勞力消耗並不多,這是我早年跟李老師在台中學經教,我在台中住了十年,得到的結論。李老師在那個時候,他是奉祀官府的主任祕書,他每天上班,兩個學校的教授,中興大學跟中國醫藥大學,他上課。他自己還有很多事業,有一個台中蓮社,有一個慈光圖書館,有兩個育幼院,還有一個養老院,還有一個菩提醫院,他都得要照顧。他是很好的大夫,有很多人找他看病,他雖然不掛牌,但是知道的人生病都找他,我們這些學生不用說了,他全包了。還要每天跟信徒見面,天天都有,因為我到台中那個時候,民國四十六年,我去的時候,台中蓮社的蓮友二十萬人,他把它分成四十八個班,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分成四十八個班。每一個班的代表,每個月跟老師見一次面,四十八班,所以他天天要跟大家見面。每天下午至少是兩個小時跟大眾見面,那麼多班,大的班一班,人數少一點的合班,天天見面,忙得不亦樂乎。他的工作量,我那時候看,超過五個人的工作量。
他每天吃飯吃一餐,我那個時候跟他學,也吃一餐,吃得很少!這麼一點小饅頭,像雞蛋那麼小的小饅頭,兩個,我跟他在一起吃,兩個我不夠,我得要吃三個。所以他每天生活費兩塊錢,台幣兩塊錢,我每天三塊錢,我也吃一餐,兩塊錢吃不飽,一定要三塊錢,所以我一個月生活費用要九十塊錢,他只要六十塊錢,這我沒法子跟他比。所以我在這個裡面得出了結論,我向他老人家報告,我說能量的消耗,百分之九十,大概九十五的樣子,應該是這樣的,消耗在妄念,正念消耗能量很少。胡思亂想,想得太多了。老師給我肯定,他說沒錯,確實這樣。妄念少,心地清淨,消耗能量少,身體健康,這符合於養生之道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